|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一年两考”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省市颁布了新的高考相关政策,其中外语考试的“一年两考”尤为引人注目。外语作为三大基础科目之一,分值大,影响大,难度也大,一直都是广大考生、教师、家长关注的重要部分。 外语科目的“一年两考”的含义各省市有所不同,有些省市是指每位学生除了在夏季全国高考时有一次参考机会之前,还可以参加一次外语考试,选择两次考试的较高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而有些省市只有听力部分有两次参加考试的机会,笔试部分仍然只有一次机会。此外,d一次考试的时间不同省市的具体安排也有所不同。不过总体而言,“一年两考”是一次新的改革,体现了“旨在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模式”的总体方向。 对于我们中学日语来说,“一年两考”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如何应对这一变化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几点值得大家思考。 1、考试难度是否增加了? 这个问题是大家非常关心的,我认为这样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在之前的推送“高考试题难度是否会大起大落?”中教主曾经分析过,高考试题的难度有严格的控制,不会有大起大落,此外,从这几年已经实施的“一年两考”试题来看,也没有出现难度因为“一年两考”而增加的现象。 那两次考试题目的难度是否会有差别呢。如果您所在的省份选择两次考试都使用全国卷,那在两次考试试题的难度上应该是差不多的,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如果您所在的省份是自主命题,那就需要您密切关注、分析预测出题的特点、倾向等,争取做到恰当的预测和应对。整体来说,命题机构会保持两次考试难度的一致性。 2、日语学科的特色是否消失了 有些老师特别是一些对日语教学缺乏深入了解的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对“一年两考”实施后日语学科的发展提出了质疑,认为日语学科的优势会消失。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大家口中常说的“日语的优势”都是大家根据日语和高考的情况自己总结的,并非官方提出的。无论英语还是日语都是学生的可选择项,没有优劣之分,没有高下之别。 具体来说,大家常说的“日语的优势”是什么呢?日语使用大量汉字,与我们汉语有相通之处?中日两种语言有很长的历史交流,很多表达和说法“神似”?中国人不需要像西方人一样从学习汉字的书写开始学习日语,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日语高考试题结构较简单、题目类型比较单一?或者还有其他,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那我们想一想,“一年两考”之后,上面所说的这些“优势”小时了吗。显然不是。上面所说的“优势”是与汉日两种语言的密切联系有关的,是与考试题目的构成、题型、难度有关的,与考试的次数并没有直接关联。因此,日语学科的特色不会因为考试次数的变化而消失。 3、学生的选择是否增加了? 考试机会从一次变成了两次,学生选择的机会自然增加了。这一点毫无疑问。鉴于高考的重要性,很多学生会在高考时出现情绪波动,发挥不好的问题。有了两次机会,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就没那么紧张了,有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在现实中,学生和家长对考试机会的增加持有欢迎的态度。很多媒体都采访报道过已经实施“一年两考”政策的省份的家长和考生,他们都认为选择增加了,心理上轻松了。 4、学习的压力是否减轻了 考试机会的增加并不会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高考考察的内容范围是固定的,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把高考考查的内容掌握好才行。对有些学生来说,“一年两考”后的学习压力还有可能增加了。经过一次考试之后,学生对自己的弱点可能会更清楚,为了弥补这些弱点,刷出更高的成绩,可能需要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日语学习上。有些调查研究就显示,考生和家长是不愿意浪费考试机会的,绝大多数的考生都会选择两考,以求得一个好的成绩。 5、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一年两考”之后,由于很多学生(或者说绝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考两次,因此教师的教学就不可避免被打乱,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用来备考。同时,面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不足的学生,任课教师也可能需要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的学习和备考了。也就是说,日常的教学工作更零碎了,教学也需要更有针对性了。 此外,初中起点的学校和高中起点的学校,也需要有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教学。初中起点由于学习时间很长了,协调起来更容易一些。高中起点的学校本来学习的内容就不是很多,时间也不长,但是面对这样一次考试机会,估计学生和家长也不愿意放过,教学如何安排,如何调节学生的情绪,如何平衡好两次考试的关系,都是很大的考验。 “一年两考”是一个新的政策,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省市采取这样的政策,一线教学一方面要准确理解政策的内容和颁布的初衷,同时要根据实践来积累经验。 上一篇中学日语的发展特征下一篇日语是比较适合中国人学习的外语 |